隨著國家“雙碳”戰(zhàn)略的持續(xù)深入,電動化滲透率逐年提升,新能源風暴已勢不可擋。
據終端上險數據顯示,2022年三一電動攪拌車銷量超1200臺,市占率突破60%,牢牢占據行業(yè)第一寶座。

隨著電動攪拌車的逐漸普及,如何最大限度地發(fā)揮電池優(yōu)勢、延長車輛使用壽命,已成為客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。
有些用戶只習慣在收車停運時對車輛進行簡單的檢查,其實在發(fā)車前以及車輛運營期間的很多事項,同樣需要格外注意,接下來一起看看吧~
發(fā)車檢查注意事項

電動轉向:
早晨首次發(fā)車前,必須對轉向助力系統(tǒng)進行預熱,使電動轉向工作一段時間,預熱過程中不斷轉動方向盤,以使轉向油液粘度降低,轉向助力快速恢復正常狀態(tài)。
制動系統(tǒng):
每天發(fā)車前,猛踩幾次剎車,使打氣泵工作,等待氣壓充起,以保證通暢氣路。
底盤:
每天發(fā)車前,圍著車繞一圈,檢查車輛周圍情況,觀察車輛是否有大面積漏油、漏液情況。
空氣調節(jié):
檢查空調制熱運行是否正常、除霜風口是否開啟、除霜風口角度是否調節(jié)至最佳位置。
車輛運營期間注意事項

動力電池:
如遇冬季行車,電池溫度低會影響整車動力性,車輛電緩速較弱,駕駛員制動減速或停車時,需根據需求適當深踩剎車踏板;電緩速弱導致制動能量回收減少,同時電池啟動自加熱消耗電池自身電量,將會造成能耗增加,續(xù)駛里程減少。隨電池自加熱開啟,電池溫度上升,制動能量回收恢復正常。
電池自加熱的開啟、空調制熱的開啟、冰雪模式的使用等,均會導致車輛的續(xù)航里程降低和電耗增加。
上裝供水:
攪拌車上裝供水系統(tǒng)冬季加水時,為避免擠搶,加水量需適中,避免濺落結冰。加水完成后,注意保護好加水設備,以便其他車輛使用。
環(huán)境:
施工工地場景較為復雜,需時刻謹記,進入工地必須佩戴安全帽,上下車輛時,手抓牢、腳站穩(wěn),防止摔傷。
在施工地點行駛時,多觀察場地情況,是否有電纜溝渠、暗坑等,行駛路面是否有凍層,能否達到車輛承載,避免發(fā)生危險。
車輛停運后注意事項

上裝部分:
攪拌車上裝供水系統(tǒng),冬季或氣溫在零度以下時,收車后,應將水箱、水泵、水管、攪拌筒內的水放凈,并停放在朝陽無積水的位置,以免凍壞機械。收車涮罐前,對車輛進行清理:進料斗、罐口及下溜槽等,避免大面積積料,保持車輛衛(wèi)生。
制動管路:
儲氣筒應及時有效排除余水,定期更換干燥罐,防止水珠進入制動系統(tǒng)結冰導致制動失效。若氣路有水,后患無窮。
停放:
收車后車輛需停放整齊,關閉所有電源。車輛如需長久存放,請保持電量SOC在50%-80%之間后再存放;久放車輛每3個月和運營前做一次均衡維護保養(yǎng),提升電池壽命。
充電:
車輛運營結束后要及時進行充電,合理配置充電樁,保證排隊不超過2小時。如遇冬季環(huán)境溫度低,車輛自動加熱系統(tǒng)對電池加熱需要一個過程,及時安排充電可以適當減少冬季充電時間。